服裝是一個國家是否繁榮昌盛的晴雨表
服裝是一種以遮覆人體為目的穿著物的總稱。它不僅包括覆蓋身體(包括四肢、頭部等)的物品,而且也包括穿著服裝時所需要的附屬品、裝飾品等,亦即既包括“服”,也包括“飾”。因此,衣、褲、鞋、襪、帽、手套、圍巾等及其飾物,均屬服裝的范疇。狹義的服裝,通常主要是指上衣與褲子。
衣、食、住、行是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,尤其是衣,它是人們一時一刻也離不開的,從呱呱落地來到人間的嬰兒到壽終正寢的老人都離不開衣。然而,服裝又與一個國家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和風俗習慣緊密地聯(lián)系在一起,古今中外都是如此。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繁榮程度都表現(xiàn)在人民的服飾上,在世界上一些文明古國或是經濟發(fā)達的現(xiàn)代化強國,人們在生活上較多地注意打扮自己、美化自己。因為生活富裕了,有經濟能力為自己去打扮,用不著為吃飽肚子而發(fā)愁或東奔西跑去謀生,于是一些時髦的服裝充塞了大街小巷,人們的精神文明也得到了發(fā)揚光大。美國、英國、法國、德國、日本等經濟發(fā)達國家人民的服飾都五彩繽紛,品種款式不斷翻新,每人每年的纖維消費量是發(fā)展中國家人民的幾倍甚至十多倍。
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,也是歷史上服飾文化的發(fā)祥地之一??v觀中國歷史的長河,也充分說明了服飾是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經濟發(fā)展狀況的晴雨表。如公元618年李淵建立了唐王朝,從此使中國的封建社會進入了鼎盛時期,出現(xiàn)了“貞觀之治”“開元盛世”,全國上下呈現(xiàn)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。在服飾方面,更是繁花似錦,特別是女裝出現(xiàn)了“袒胸、露臂”式的衣服,這不能不說是對中國流傳數(shù)千年的傳統(tǒng)服裝的一大突破,也可說是世界上最早出現(xiàn)的時髦裝之一。據后唐天福五年至開運二年間劉絢監(jiān)修的《舊唐書·輿服志》中稱“半袖襦裙”就是短袖衣服露半臂,穿于襯襦之外。由于這種服飾原為宮中女官服,能充分展示女子肌膚之美,所以深受年輕女性的歡迎與鐘愛,于是一些詩人也紛紛賦詩題詠,如“粉胸半掩疑暗雪”“長留白雪占胸前”等贊賞詩句,這是對此服裝審美觀感的絕好寫照與精湛概括。
當時,皇宮、貴族大力倡導“胡舞”,這也對“袒胸、露臂”式服裝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,加之唐玄宗、楊貴妃和朝臣時常舉辦宴舞,也為這種服裝的流行推廣起到了示范和推動作用,使之成為當時女性爭相仿效的時髦裝。后來,由于帝王將相的昏庸腐敗,國力不斷下降,平民百姓過著民不聊生的生活,唐裝不僅沒有得到流行普及,而且還被扼殺在搖籃中。
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,盡管達官貴人西裝革履地穿上了“洋裝”,而廣大勞動人民還是衣不遮體地進行辛勤的勞作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人民當家作了主人,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過著安居樂業(yè)的幸福生活,但是在很長時間內人民的衣著還僅限于藍色、灰色、黑色的棉制品。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,國民經濟得到高速發(fā)展,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,紡織品的花色品種大量增加。反映在衣著上,各種時裝、高檔服裝隨處可見,服裝顏色應有盡有,真是五彩繽紛、絢麗奪目。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國國力大大增強,國富民強,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,因而在服飾方面追求時髦化、高檔化、休閑化已成為時尚,與發(fā)達國家相比,差距越來越小。
相關標簽:服裝知識